支付宝充值 01 前几天,是那英金句发表的十一周年纪念日。 每年这个时间,那英和她的这条微博都被疯转出来,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时代的一种表征。 稍微年轻一些的朋友们非常惊讶,他们纷纷表示,那姐太敢讲了。 其实在好几年前的微博,明星们都很敢讲。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,把微博玩成了自己的朋友圈。 新建了账号,第一件事一定是呼朋引伴,大大咧咧地邀请朋友们赶来互关。 光看文字,就感觉有人举着大喇叭,在耳朵边上大声喊话:是兄弟,就来加我! 有时在其它平台碰壁了,还会火急火燎地上微博验明正身:我,黄渤,让我进组。 琐碎的日常,被一一记录在这里。 要上台开演唱会前,先发条微博碎碎念,“人贼多,天老冷,心情贼激动”。 工作时社死了不要慌,先发个微博缓解尴尬。 睡前卸妆,发个微博晒一晒,乍一看还以为是在cos暗黑版阿凡达。 深夜做梦被人插队,不敢反抗,只好醒来发个微博,发泄内心的躁郁之气。 现实里听闻邻居的吵架,想帮忙却又害怕,也只能在微博抒发愤怒。 看比赛,摇旗呐喊,势必要大出一口恶气。 回家打扫卫生结束,更要充分利用短短的一百四十个字,记录从疯狂到抓狂的心路历程。 再附上珍贵的绝版工作照,妙就一个字。 微博提供了舞台,人们当仁不让地冲了上来。 你在街头大排档喝酒,留下情感充沛的靓照。 他在沙滩上迎接风浪,发出无声的怒吼!! 她装扮成芭比,等待全世界的祝福。 而他们,忙着开学忙着赶作业。 恋爱了,要大声公开,大声喊出对方的名字,用文字为她画像,小心翼翼地记录爱意。 接吻不必麻烦狗仔,自己光明正大发出来。 私人联系方式不劳烦别人伪装,自己先公开了吧。 养孩子,也要分享自己并不成熟的育儿经验。 更要时刻用振聋发聩的文字为自己加冕,时刻提醒:“别低头!皇冠会掉!” 他们也爱背歌词。 说不出口的话,就让歌词来说吧,——九月,“但愿绝望和无奈远走高飞”。 明星们不但自己爱玩微博,还格外爱和朋友们互动,看着那些对话仿佛误入了私人交际圈。 他们用独特的代号称呼彼此,一声“死鬼”大过天。 私下怎么说、说什么,微博上也一样。 大家还敢充分表达自己的喜好。 能够肆无忌惮地当众提问,你爱我还是他。 他们同样热衷于和粉丝互动。 大家一起玩梗,一起成立社团,制定了完善的入社须知,其中一条浪漫地写着“热爱月亮”。 明星们把微博当朋友圈玩,网友们也自然而然地把明星们当成了朋友。 评论区里,处处都是他们来过的足迹,就像串门打招呼一样,自然又寻常。 做了奇怪的梦,要像写日记一样,写进评论。 王菲有一次发微博说自己紧张。 评论里笑嘻嘻地打趣,“你是淡定师太”。 倪妮快乐分享刚看过的电影。 评论里便兴致勃勃地讨论剧情,分享观后感。 大家的距离很近,就像是面对面坐着聊天。 那时的微博,对每个人来说,都新鲜而有趣。 包括这些明星们,他们兴奋地在这片汪洋里冲浪,毫不遮掩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。 刷到有趣的事情,分享出来一起哈哈大笑; 看到认同的观点,乐于表达自己的共鸣;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,也愿意伸手点个转发。 就像我们都会做的那样。 难怪连王菲也说,“微博真好,有血有肉”。 02 反观现在,明星微博沦为了彻底的形式主义。 曾经很敢说的那英,设置了微博半年可见,能看到的不多,最新的是配合综艺进行的宣传。 其它内容都很模式化,除了给自己的节目/作品宣传,就是帮别人的节目宣传。 还有一些广告合作。 唯一一条偏日常的微博,是下面这条,“多给自己点时间”,加上两张最近的照片。 不过TAG点进去就会发现,还是活动软宣。 杨幂最近的微博也都被广告和宣传占据。 刘恺威则忙着为最近参加的综艺造势。 其他明星也不例外,把微博变成宣传阵地。 偶尔出现一些看似日常的照片,也是精心设计过的,要确保精致,连头发丝的位置都要控制。 同时,个人特性被无限弱化,被标准覆盖;生活与日常慢慢被抹去,账号变成刻板的机器。 他们越来越雷同,只会说千篇一律的话。 甚至呢,很多明星的账号根本就不是自己在发。 本人在宁波的酒店里隔离。 评论里翻牌粉丝的IP地址却显示北京。 本人在美国参加音乐节。 回复别人时,依然显示“来自北京”。 怎么看都不是个人操作,属于公司手笔。 所以微博干脆通知了,明星可以不显示IP。 。。。 反正,懂的都懂。 就这样,微博从明星们的朋友圈,变成了一个无聊的橱窗,只有符合要求的部分被允许出现。 难怪越来越多的人会感慨,“内娱没有活人”。 连带着,微博评论区也变了味道。 微博原本是一个让人评论和交流的地方。评论是每个账号都有的权利,只要能说出自己的道理,不进行人身攻击,那么你就有自由评论的权利。 但在粉丝看来,则不然。 他们只希望看到那些好的、夸奖的言论,并不能接受任何层面的批评。哪怕是合理的批评,也很容易会被打上黑粉、造谣的标签。 所以现在去看那些明星们的评论区,几乎没有真实的评论了,出现最多的是无意义的尖叫和赞美,没有透露出任何的信息点。 抹掉名字以后,你根本无法判断他们评论的对象是谁,毕竟这样相似的台词,换个名字就可以套用。 这很无趣。 更可怕的是,这种评论不仅仅出现在明星的评论区,还出现在各种和明星有关的微博评论区。 如果你发微博带了某位明星的名字,同时做了一些不太好的评论,那么这条微博很容易就会被巡查广场的粉丝发现,友好些的可能会进行解释,请求你多多关注,不友好的大概就会直接人身攻击了。 简直如同蝗虫过境。 在无效信息的干扰下,人们很难正常交流,因为真实而有效信息都被形式化的控评覆盖了。 这就导致我们现在看到那些电影啊电视剧啊综艺啊,想要第一时间找到真实的评价是很困难的,因为很多评价都被粉丝控制了。 这种控制切断了普通观众和明星之间的交流,也导致很多明星,包括背后的工作人员,比如编剧和导演,都无法获得真正的反馈。 他们很容易收到这种虚假好评的影响,误以为自己的表现是优越的。尽管现实可能并非如此。 微博沦落为舆论的战场,丧失了交流的权杖。 03 任何改变都不是突然发生的,明星们的变化亦然。如果要追溯其缘由,总能找到复杂的原因。 粉丝们无孔不入的关注就是其中之一。 以前大家追星,好像更关注的是业务能力,更在乎演员演了什么作品、歌手唱了什么音乐。 但现在,私生活才是首先被关注的,反倒是更重要的业务和作品退而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。 这就导致每每有人爆红,人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去考古他的过去,去探究曾经的生活与日常。 更有甚者,会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地查看每一条履历,试图分析和解读,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。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。 比如王冰冰。之前有人扒出她大学四级考了两次才过、大学时期和男友同居,然后借此指责她塌房,说清纯学霸人设毁了。 可是,不管她四级考没考过,大学有没有和男友同居,都没有影响她的主持能力啊;她从来也没立过人设,一直兢兢业业工作,谈何塌房呢? 但网友们并不这么觉得。他们自顾自地给一个人按上完美的标签,然后希望这个人能够完全符合他们的期待,稍有不如意就进行无差别攻击。 既然展示有风险,那就不要展示。 所以,过去那些真情实感的分享,逐渐被半年可见的功能所覆盖。真实的人,被隐藏了。 另外,举报风气越演越烈,也导致很多人不敢随意说话了,因为任何一句话都可能成为“把柄”。 也不知道为什么,现在网友们特别喜欢抠字眼。 你祝祖国生日快乐,他嫌你没说清祖国是哪国;你鼓励女孩子做想做的事情,他骂你眼里没有男孩子;哪怕你只是说一句今天去滑雪很开心,也会有人跳出来说有钱人才滑雪,你这是何不食肉糜... 反正就是不管说什么、怎么说,都有毛病。 既然多说多错,那就干脆不说了。 抱着这样的心态,很多明星们把社交账号变成了宣发账号。那些颇有个人色彩的内容不见了,只剩下枯燥的、没意义的流水线文字。 无趣,但是保险。 即使是曾经热衷于分享的明星,也会逐渐适应规则,成为无情的宣发机器,和僵尸号没什么区别。 表达,成为不该有的东西,被摒弃了。 ——因为它容易留下话柄。 这就导致人人看起来都像假人、像木头、像被造出来的营业工具,而非具体的鲜活的人。因为那些能构建出个性的元素,都不存在了。 所以,“内娱没有活人”,看起来不是假话。 可笑的是,人们一边指责别人不说真话、不做表达,一边又根据别人的表达四处寻找漏洞、进行攻击,这难道不是让人更不敢正常说话吗? 04 不止被很多双眼睛盯着的明星是这样,就算是普通人,现在也不敢随便发言了。 常常有人说,现在写一句话要备注十个括号,强调自己并没有多余的意思,也证实了频繁的阅读理解成为网络环境中的某种常态。 伴随着对文字的多次解构,字句根据需要被揉捏成不同的形状,成为被攻击的目标。 在反复的攻防中,表达的欲望丧失了。 “若批评不自由,则赞美无意义。” 如果永远只能说出那些立场最为正确的话,那言论没有意义。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,我们应该能够接受不同人对不同事情有着不一样的态度与看法,而不是都只拿着被复制出来的号码牌,说印刷好的话。 只有多表达、多沟通,观点才会出现碰撞,带来新的变化与火花,形成鲜活的氛围。 否则,世界变成死水一潭,这不是好事。 所以,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那些依旧坚持表达态度和个性的人,就显得越珍贵。 毕竟有情绪、有态度的,才是活生生的人,而不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塑料道具。 关注一下我们小号吧 可以看到一篇“性瘾者”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